当都市的霓虹点亮夜空,酒杯碰撞间藏着无限机遇,衢州夜场KTV诚邀酒水推销员加入,这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在喧嚣中锻炼沟通能力、在人际交往中积累经验的舞台,无需畏惧偏见,每个正当职业都值得尊重;别怕挑战,这里能让你快速成长,收获自信与财富,如果你渴望突破自我,想在夜晚的舞台上绽放光芒,这里就是你职业新可能的起点,迈出这一步,你会发现,每一次主动推介,每一次真诚服务,都在为未来积蓄力量,加入我们,让夜晚的时光成为成长的催化剂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!
当衢州的夜色亮起,酒水推销员的故事刚刚开始
衢州,这座被钱江源头滋养的古城,白时是孔庙儒风浸润的文化名城,夜幕降临时便化作另一番模样——南孔文化街的灯笼次第亮起,水亭门外的霓虹倒映在衢江水面,而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KTV,则成了夜色里最热闹的舞台,震耳的音乐、迷离的灯光、晃动的酒杯,以及穿梭在包厢间的推销员,共同构成了衢州夜场的独特生态。
“招聘酒水推销员,底薪3000+高提成,月入过万不是梦!”这样的招聘启事,在衢州的招聘网站、街边广告栏甚至朋友圈里并不少见,有人视之为“青春饭”,有人斥之为“灰色职业”,但仍有前赴后继的人走进这个领域——他们或许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想尽快攒够生活费;或许是辞去文职的白领,寻求收入更高的可能;或许是带着生活重担的普通人,想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。
衢州夜场KTV的酒水推销员,究竟是怎样一份工作?它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与挑战?当我们在霓虹与酒杯间打量这个职业时,看到的或许不只是推销酒水的简单劳动,更是一个个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寻找生存坐标的缩影。
招聘启事背后的“简单”与“真相”
“我们KTV正在扩店,急招10名酒水推销员,女性优先,18-35岁,形象气质佳,有无经验均可,公司提供专业培训。”在衢州本地招聘平台上,这样一条来自“星光KTV”的招聘启事,吸引了上千次浏览,评论区里,“想咨询”“待遇怎么样”的留言络绎不绝。
“高提成”是这个职业最诱人的标签。 记者以应聘者身份联系上该KTV的店长王经理,他直言不讳:“底薪3000元,提成按酒水销售额的3%-5%计算,卖得越多赚得越多,做得好的推销员,月收入轻松过万,上不封顶。”他举例说,“比如一瓶售价300元的红酒,你能拿15元提成;一箱售价2000元的啤酒,能拿100元,如果一个月卖出10万元酒水,提成就有3000-5000元,加上底薪,总收入能达到6000-8000元,如果逢年过节,包厢满座,月入1.5万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“门槛低”是另一个吸引人的原因。 王经理强调:“我们不看学历,也不要求工作经验,只要你会说话、愿意学,就能上岗,形象好、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上手。”另一位来自“蓝调酒吧”的招聘负责人则补充:“我们优先录用有夜场经验的,但新手也没关系,入职后会培训推销技巧、酒水知识,甚至教你如何跟游客打交道。”
“高薪”的背后,往往是“高付出”的真相。 一位从业5年的酒水推销员李姐告诉记者:“很多人只看到我们赚得多,却不知道我们每天要面对什么,每天晚上7点上班,凌晨2点下班,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,要不停地在包厢间穿梭,陪笑脸、说好话,甚至要忍受游客的刁难和骚扰。”
更现实的是,“高提成”并非唾手可得。 衢州某KTV的领班小张透露:“酒水推销员的收入极不稳定,平时游客少的时候,可能一个月卖不到2万元酒水,提成只有几百元;遇到节假日或者公司团建,生意火爆,提成才能上去,但这样的日子一年也没几次。”KTV之间的竞争激烈,为了拉拢游客,推销员常常需要“贴钱”请游客吃饭、唱歌,“有时候为了留住一个大游客,自掏腰包请他们吃宵夜,一花就是几百块,但为了业绩,只能忍。”
走进夜场:霓虹灯下,他们的日常是怎样的?
晚上7点,衢州“88酒吧”的门口已经停满了车,推销员小林(化名)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黑色吊带裙,补了口红,和同事们一起站在门口,等待游客的到来,这是她入职的第3天,仍有些紧张。
“晚上好,欢迎光临!请问几位?需要我帮你们安排包厢吗?”小林脸上挂着职业微笑,声音清脆,但今晚的生意似乎不太好,直到8点,才迎来第一拨游客——5个年轻人,看起来是刚下班,小林赶紧迎上去:“我们这边有特价套餐,啤酒买一送一,还有果盘免费送,需要了解一下吗?”游客摆摆手:“直接开个最大的包厢,啤酒先来一箱。”

小林松了一口气,赶紧带着游客上楼,安排服务员点单,她知道,这只是开始,接下来的几个小时,她要不停地巡场,观察每个包厢的情况:如果游客的酒水快喝完了,要及时推荐新的;如果游客看起来兴致不高,要主动上前聊天,甚至陪他们喝两杯;如果有游客主动搭讪,要巧妙地应对,既不能得罪人,也不能让自己陷入尴尬。
晚上10点,酒吧里渐渐热闹起来,震耳的音乐声、游客的喧闹声、服务员推着酒水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小林的额头渗出了细汗,她不敢停下来,因为竞争对手——其他KTV的推销员,可能正在门口“截胡”她的游客。
“哎,你听说了吗?‘星光KTV’今天推出了买洋酒送果盘的活动,比我们这里便宜50块。”一位同事凑过来提醒小林,小林心里一紧,赶紧找到经理:“经理,我们是不是也该降价?不然游客都被抢走了。”经理皱了皱眉:“降价不行,这样会亏本,你们可以多推销我们的新品,比如那款起泡酒,提成比普通啤酒高2%。”
凌晨1点,游客们陆续散去,小林的嗓子已经哑了,脚也站得发酸,她回到休息室,拿出手机算今天的业绩:一共卖出了3箱啤酒、2瓶红酒、10扎鸡尾酒,提成加起来120元。“今天算少的,”小林叹了口气,“昨天有个游客点了瓶800元的威士忌,提成有40块,但为了让他点,我陪他聊了两个小时,还帮他叫了代驾。”
凌晨2点,小林终于下班,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,晚风吹得她打了个寒颤,她拿出手机,给妈妈发了条微信:“妈,我今天发了工资,1500块。”妈妈回复道:“累了吧?早点休息。”小林的眼眶红了,她不敢告诉妈妈,自己为了多卖酒水,喝了半杯啤酒,也不敢说,有游客摸她的手,她只能笑着躲开。
职业画像:谁在成为夜场酒水推销员?
在衢州,夜场KTV的酒水推销员是一个怎样的群体?记者采访了多位从业者,发现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,有着不同的故事,但最终都选择了这份“在刀尖上跳舞”的工作。
“95后”小林:为了给家里还债
小林是衢州本地人,23岁,大专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文员,月薪3000元,但父亲去年生病住院,花光了家里的积蓄,还欠了10万元外债。“我不想让爸妈太辛苦,就想找个赚得多的工作。”小林说,“我试过送外卖,但风吹日晒,一个月也就4000块;做过销售,但底薪太低,提成也不好拿,后来朋友推荐我做酒水推销员,说月入过万不是梦,我就来了。”
小林知道这份工作“不光彩”,但为了还债,她只能硬着头皮上。“我尽量不和熟人打招呼,下班就回家,不告诉他们我在哪里工作。”小林说,“有时候游客说难听话,我就当没听见;有游客动手动脚,我就找借口溜走,我告诉自己,是为了赚钱,不是受气的。”
“80后”李姐:为了供孩子上学
李姐今年38岁,来自衢州下辖的县城,丈夫在工厂打工,两个孩子在上小学。“丈夫的工资只够家里开销,孩子的学费、兴趣班,都要花钱。”李姐说,“我以前在超市做收银员,一个月2000多块,不够用,听说夜场推销员赚得多,就来了,一干就是5年。”
李姐是酒吧的“销冠”,每个月业绩都能排第一。“我做推销有个诀窍,就是把游客当朋友。”李姐说,“我记得每个游客的喜好,张哥喜欢喝红酒,我就给他推荐最贵的;李姐喜欢喝啤酒,我就给她送果盘,时间长了,游客信任我,就会主动找我订包厢。”
但李姐也有自己的“底线”。“我不会陪游客喝酒,更不会做超出底线的事。”李姐说,“有些游客想让我出台,我都拒绝了,宁可少卖几瓶
衢州夜场KTV招聘酒水推销员,夜总会招聘信息,KTV招聘兼职,夜店招聘网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KTV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quzhou9.qqktv.cc/yczp/23046.html



已通过身份证认证
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